第一百八十节 赢在战场之外-《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为什么选择在广州发行债券,而不是在南京这个两倍于广州的城市。

    原因主要是广州的商业氛围是这个时代中国最浓厚的,还是跟国际接轨使然,这里的商业不是中国最发达的,但却是最活跃的,而且常年跟洋人解除,许多商人是了解一些西方的商业债券的。

    比如潘振承就直接接受来自伦敦的汇票,这放在南京估计没人肯认。

    另外一个原因是,周琅建立的货殖银钱公行就在广州,这是按照中央银行标准建立的,由伍秉鉴主持,已经间接控制了广州的金融机构。有了这些金融机构,才有可能把债券推销出去。

    最主要的就是那些钱庄,虽然规模跟当铺、银号相比,可能钱庄是最小的,营业主要是银钱兑换,打开门做生意,接待的都是一些升斗小民。可是钱庄数量却是三个金融结构中最多的,遍布街头巷尾。

    因为过去老百姓使用制钱,官府收税却是收白银,老百姓在交税的时候,需要将制钱换成白银。这就造成了一个普遍的市场,支撑起了数量庞大的钱庄产业。

    由于周琅印刷了铜钱本位的纸币,加上规定了银钱兑换比例,交税也不局限于白银,导致钱庄不再是必须的,最后是纸币的推出,让他们得到了一个延续的机会。他们可以在每笔银钱和纸币的兑换过程中得到三分的固定收益,现在绝大多数钱庄都是靠这笔生意支撑的。

    所以钱庄对银钱公行极为依赖,一家家也都拼命向客户推销纸币。

    由于每笔兑换都支付给了钱庄三分利润,而公行目前大量向钱庄、当铺提供的贷款却只有一分利率,其中看似亏了两分,可实际上在这笔纸币推广中,银钱公行并没有吃亏。

    因为银纸兑换的毕竟是少数,却因此而推广了纸币,让纸币成为跟金银币铜钱挂钩的货币,银钱公行放出去的那些贷款,也都是以纸币为主。收上来的是真金白银,所以当初周琅存入公行的那笔上千万两银子的储备金不但没有变少,现在反而越滚越大达到了两千万两,在储备增厚的基础上,还贷出了四千万两的纸币。

    四千万两的一分利息,怎么看也超过一千万两的三分利润,而且利息是持续的,给钱庄的利润却是一笔固定的买卖,这等于公行只支付了三分利息,然后永久占有了这些储备金,相当的划算。

    至于贷款四千万,这也是有数的,跟最近几年,广州集中流失的白银数量相当,也算是填补了广州市场的白银短缺。当然这笔钱随着在金融市场中的来回滚动,会慢慢制造出更多的资本,毕竟从公行里借走银子的当铺,自己也是做放贷生意的,流转之间,金融机构就创造了新的货币。
    第(1/3)页